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中科院向津巴布韦移交高精度耕地数据产品

发布时间:2019-09-09

  9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向津巴布韦农业部移交津巴布韦全国尺度10m分辨率高精度耕地分布数据产品,包括栅格数据和国家、省、区三级面积统计数据。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津巴布韦农业部、教育部、津巴布韦大学等部门的共同见证下,移交仪式在津巴布韦农业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津巴布韦大学校长Paul Mapfumo分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津巴布韦大学共同将该数据产品移交给津巴布韦农业部部长P Shiri。

  白春礼表示希望耕地数据能对津巴布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消除贫困和实现“零饥饿”目标有所帮助。P Shiri高度赞赏中国科学院和津巴布韦大学在高精度耕地分布数据产品方面的共同努力,认为耕地数据产品对于该国农业部门掌握确切的耕地分布、耕地面积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规划、土地管理提供依据,也是精准农情监测的基础,将帮助津巴布韦提升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能力,促进农业发展。Paul Mapfumo表示,此次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不仅帮助津巴布韦大学科研人员掌握新一代科学技术、新型科学知识,还解决了津巴布韦最为迫切的数据需求问题,提高了津巴布韦在农业生产和应对气候变化、监测资源变化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有助于及时监测粮食供应、作物状况和资源分配。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其在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方面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饮食变化等形势加大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自2000年以来,津巴布韦推动的土地改革使得耕地的变化复杂,受到监测能力较低、技术方法落后和经验缺乏的制约,津巴布韦耕地分布等基础数据更新滞后,现有的耕地数据空间分辨率低,无法准确反映很多小农耕作活动。为了提高生产力并加强粮食安全,迫切需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取耕地分布情况,支持农业规划、农情监测,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已持续运行21年的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长期专注于粮食安全的监测与评估。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等多个项目的共同支持下,通过与津巴布韦大学的合作,利用海量多源遥感数据、GVG地面调查众源数据,应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近3年覆盖津巴布韦全国的所有哨兵二号、国产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等光学卫星数据合成了雨季与旱季无云数据集,并与哨兵一号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结合,综合利用光谱、物候、纹理、季相等多种特征,共同完成了2018-2019年覆盖津巴布韦全国10m分辨率的高精度耕地分布数据产品。

  来自津巴布韦大学理学院的Emmanuel Mashonjowa教授、Terence Mushore博士和Electdom Matandirotya博士利用田间采样数据对2018年10m分辨率耕地数据产品进行了独立精度验证,结果显示该数据集的全国总体精度达到87%。未来中津双方科研人员将继续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研究,对津巴布韦过去35年间(1984-2019)的长时序耕地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完整监测,还原过去35年间津巴布韦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趋势,并与津巴布韦研究人员共同探索该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耕地动态变化-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的互馈机制,定量评估耕地动态变化的合理性与发展潜力,以优化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为实现“零饥饿”目标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津巴布韦农业部部长P Shiri移交高精度耕地数据产品

移交仪式现场

 

分类用训练样本

 

 

验证样本分布及验证结果

 

 

高精度耕地数据产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