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活动在京举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SDG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受邀出席会议及致辞,并主持发布了大数据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线工具(GGW-BDF)。
土地退化是全球性的生态及环境问题之一。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s)中,SDG 15.3提出“到2030年,防治荒漠化,恢复退化的土地和土壤,包括受荒漠化、干旱和洪水影响的土地,努力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而土地退化与恢复的动态监测是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实现的基础。土地生产力动态(LPD)是联合国跨领域专家组采纳确定的SDG 15.3.1监测关键指标之一。当前,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等均研制了全球土地生产力动态产品,但空间分辨率从250 米至1000 米不等,全球范围内尚无大区域中高分辨率全球土地生产力产品的应用。
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组织与支持下,SDG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李晓松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单位,研制了基于SDG大数据平台EarthDataMiner引擎及谷歌地球引擎的30 米土地生产力动态(LPD)计算工具,通过高时空分辨率影像融合算法(GF-SG)为LPD计算提供30 米空间分辨率、8天时间分辨率高质量植被指数数据集,采用JRC提出的基于稳定性指数、基准水平和状态变化的算法保证了与全球其他LPD产品的可比性。该工具是全球首个空间分辨率30 米的LPD计算工具,可以实现全球指定空间范围、指定时间窗口内的30 米LPD的计算,从而为全球土地退化监测提供重要支撑。
为服务国家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重大战略,SDG中心利用这一工具生产了覆盖11个泛非绿色长城机构(PAGGW)成员国、2013-2020年首个洲际尺度上的30米空间分辨率LPD产品,覆盖范围934万平方公里并开展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0年期间PAGGW国家土地生产力恢复区域占比16.25%,退化区域占比7.36%。对于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主体区域萨赫勒,土地生产力恢复区域占比为8.45%,退化区域占比为9.24%,退化不仅大面积发生甚至还超过了恢复的区域,充分说明了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紧迫性与复杂性。
为让数据产品能更好得到应用,SDG中心基于自主研发的SDG大数据平台开发了GGW-BDF在线工具,实现了LPD产品及荒漠化防治知识库等的集成,用户可便捷浏览中高空间分辨率土地生产力动态数据、开展感兴趣区域的统计分析并查询中国绿色长城建设的技术和经验,相关工具可为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外交部公使衔参赞齐大海、联合国副秘书长UNCCD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等领导及专家共约500人参加了活动。与会领导对该工具的发布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长孙国吉指出,GGW-BDF在线工具的发布彰显了我国通过大数据开展全球土地退化评估的卓越实力;易卜拉欣·蒂奥祝贺并赞赏这一在线工具的启动,并表示相关成果可为非洲绿色长城提供重要支持。
基于EarthDataMiner的30 米 LPD计算工具
PAGGW国家30 米空间分辨率 LPD产品
大数据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线工具(GGW-BDF)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