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苏雅
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京本部的大厅里,一块屏幕播放着遥感卫星拍摄到的近实时快视数据。大年初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工程师孔筱雪正在岗位上检查着一幅幅“新鲜出炉”的遥感影像,这是在头顶数百公里上空运行的高分系列卫星刚刚回传的。“我是山西忻州人,你看,这就是五台山,我家乡的地标,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个视角的风景。”相距数百公里,她看到了熟悉的家乡风貌。
说话间,地面站运行管理中心的大屏幕就弹出了一条提示:“高分一号卫星在地面站有1轨应急计划。”大厅内,语音提示也同步响起。孔筱雪和值班同事立刻对卫星数据接收计划进行应急处理,快速调整数据下传所需的接收资源。这样的任务,他们每天都要处理数百个,如果遇到洪水、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还要第一时间统筹协调地面站各种资源,保障相应的紧急数据接收需求可靠、及时完成。
在另一块屏幕上,未来数天的卫星运控计划也已排列得满满当当。“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观天、看地’,伴随着卫星任务24小时、365天不停歇。”工程师刘荣芳说,“观天”是指成功接收卫星观测数据,“看地”则是管理维护卫星地面接收资源的稳定运行,“春节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就是365天中普通的一天。卫星不放假,我们也就必须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保证卫星接收任务的可靠执行。”
目前,地面站管理的在轨卫星已达48颗。我国高分系列、资源系列、环境减灾系列等陆地观测卫星和“悟空”“慧眼”“夸父一号”等空间科学卫星,均由其承担卫星数据接收任务。该站拥有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西南站、北极站等5个接收站点,接收天线20余套,当卫星从接收站点经过时,运行管理中心就会指挥、控制各站点天线捕获卫星信号,建立星地链路,“抓”住卫星发回的宝贵数据。
运行管理中心就是这个庞大接收站网的“大脑”。“5个站点回传数据的网络线路组成了一个星形,从各站点汇聚到北京本部,再快速传输到用户手中。”刘荣芳介绍,目前地面站具备全球卫星数据的快速获取能力,2022年共接收了9万余轨卫星观测数据。为了适应如此庞大的任务和设备规模,站网运行管理系统一直向自动化、智能化持续迭代升级,能通过智能算法统筹所有接收站网资源,实现任务的智能规划调度。
“透过遥感卫星传回的图片,我们能看到祖国大地不断发生的新变化,从脱贫攻坚的成果到灯火城市的发展,在图片上都能直观展现。”刘荣芳感慨道,“虽然我们无法与家人共度春节,但通过地面站守护的这些卫星,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全国欢庆新春的热烈气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过年。”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3/20230124/20230124_001/content_20230124_001_3.htm?storyId=AP63ceda81e4b0ed71f9282f1d&userID=61692c81e4b0228cdfce9a15,1&isshare=1&channelId=newspaperBjrb&columnId=5f094ce8e4b086b26e06511c&contentType=12&isBjh=0
动态新闻